院士专家聚焦“双碳”发展目标 共话新型电力系统
12月15日,在2021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的主旨报告环节,院士专家们紧扣“开放 合作 共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年会主题,发表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开展了深入的学术对话。主旨报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刘吉臻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在题为《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与政策的思考》的报告中给出碳达峰、碳中和、气候中和的定义,从政策体系出发,介绍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体系,并分别从国家、地方和行业部门出发,给出实现“双碳”的路径分析。
王金南重点提出十点做法:一要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和责任分担机制;二是加快推进碳中和的零碳能源革命;三是稳步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碳达峰;四是优化国土空间提升碳汇能力;五是构建绿色零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六是充分运用市场手段促进碳达峰;七是加快建立碳中和工程技术创新体系;八是建立健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机制;九是加快形成绿色低碳消费模式和方式;十是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法。从而逐步达到“双碳”目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李立浧在题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思考》的报告中提出了透明电网理念,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
“透明电网是将信息技术、计算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互联网等与电力系统实现深度融合。透明电网是智能电网的极致体现,以数字数据为核心,实现电力系统的可见、可知、可控,状态任意透明。报告在阐述透明电网理念和技术理论系统的基础上,解读了新型电力系统的概念情景和主要特征,透明电网将支持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早日实现‘双碳’目标。”李立浧表示。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智刚在题为《创新赋能 携手共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报告中指出,随着“双碳”进程加快推进,电力系统也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为此,迫切需要传统的电力系统提升支撑新能源高比例并网消纳的安全能力、满足用户侧多元化用能需求的互动能力、源网荷储各环节高效运行的协同能力,以及电力与其他能源系统的互济能力。报告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创新驱动、市场导向、合作共为的系统观念,统筹推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刘启宏在题为《数字电网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报告中,简要回顾了南方电网公司在落实国家“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面主动承担央企使命,率先开展行动布局的情况,介绍了数字电网提出的背景与内涵,提出了数字电网是承载新型电力系统的最佳形态,介绍了南方电网公司建设数字电网的实践,分享了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他指出,南方电网公司将努力在数字电网、数字运营、数字服务、数字产业等方面引领发展,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宗富代冯树臣发表了题为《发电领域低碳转型新技术》的报告,围绕发电领域低碳转型新技术,总结国内外能源电力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我国发电领域需要在煤炭清洁高效发电、可再生能源、先进储能、氢能、CCUS等领域低碳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攻关需求,介绍国家能源集团的电力低碳转型实践,为加大低碳能源技术攻关、加快推进发电领域低碳转型贡献央企智慧。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满平在题为《“十四五”电力规划助推实现双碳目标》的报告中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电力规划,突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落实“双碳”目标,一是加快沙漠戈壁荒漠等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发消纳;二是持续推动风电光伏分布式就近开发消纳;三是科学有序推进水电开发外送;四是安全有序推进沿海核电建设;五是全面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六是持续构建坚强高效主干网架;七是着力夯实供应保障电源的基础;八是加快提升网间电力互济能力。
本届年会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关键词: